2018年5月9日,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发布了“关于征求《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即“建市施函「2018」18号”文。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人实名制管理》)的宗旨:
“为规范建筑市场用工秩序,加强建筑用工管理,维护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第一章、第一条)
从总则的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该办法的出台是依据“国办发「2017」19号”文,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个政策的具体实施和保障措施之一。
从总则中的逻辑关系中可以看出:政府用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来保障企业与工人的合法权益;在企业与工人的权益得到保障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筑业用工现状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开放初始,基本上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按照行业和区域不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辅以集体所有制。其用工模式为企业员工固定化,享受国有(或集体)工厂工人的相关待遇,并按岗位和工龄的差异划分为不同的技术等级。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建筑业,尤其是房屋建筑施工企业率先走向市场。随着建筑企业的改制与法人资本的放开,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老旧建筑企业为了与新进入的企业进行竞争,放弃部分原有固定职工成了老企业的不二选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成立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这也带动并形成了新的建筑工人以放下农活进城的农民为主,并逐渐形成了一支席卷全国的所谓的“农民工建筑大军”。
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来源从自有的职工走向社会化的临时雇佣之后,使得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变为“项目用工分包制”。即建设项目的管理主体为企业(或企业参与,项目投资人控制),而用工却转为社会承包制。
传统用工分包开始分为瓦工、钢筋工、木工和架子工等几个大项,其中的专业用工如电工、塔吊操作工等则临时雇佣或由租赁公司提供等。
随着专业用工队伍的发展,专业分包队伍一部分发展为专业公司或成长为建筑企业甚至综合类建筑企业,但用工形式依然没有改变企业外的专业分包状态。由这种用工形式所形成的现有用工状况分析如下。
1目前的分包制,用工责任不明
自从建筑工程采用项目承包制以后,都是先有项目再组建项目部。即使施工单位投标时明确的项目组织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完全按照投标时承诺的项目机构人员驻场施工。
而各工艺需要的工人团队,要么是与企业有长期合作的劳务掮客,由其提供劳务分包;要么由公司名下的劳务公司去劳务市场临时招聘建筑工人;更有直接将劳务分包给与施工企业有一定关系的自然人,由其再转手分包给其他的劳务组织或个人,等等。
这样做的原因,是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回避劳务用工的固定化、减轻企业的固定职工的社会责任(各类保险与空闲时间的基本工资和保障等);同时也直接回避了与工人的劳务纠纷,而将这一切责任转移给了社会。
少数企业一出现劳务纠纷,就以员工归属权问题而拒绝解决,以至于不得不动用政府力量加以行政解决。这也就是每年有大量农民工维权事件发生的缘由之一。
2建筑工人来源分散,用工组织松散
虽然建筑用工采用了劳务公司的组织形式,可在实践中劳务问题依然是一种非常松散的组织形式。劳务公司只是多了一个橡皮图章而已,其公司架构与工人之间既没有固定的用工关系,也不存在社会保障的联系。
劳务公司只是代替了原来由施工企业应该具备的固有职能。劳务公司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经济上的隶属关系和非隶属关系,而劳务公司与建筑工人之间很少存在隶属关系(少数由原企业职工划归下属劳务公司管理的职工除外)。所以劳务公司的用工管理也是松散的,这也是政府取缔它的原因所在。
从工人的来源分析,目前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地区的低教育群体。即使现在的建筑施工环境与二三十年前的施工作业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也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和较低的技术工作,建筑工人的文化素质还是不能与这个行业飞速发展的状况相匹配。
3建筑施工的特殊性,用工管理粗放
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一直以比GDP高出很多的速度在发展,有的地区建筑业产值更是占到当地国民产值的一半以上。这种高速增长除了给当地带来改头换面的城市面貌之外,并没有在财税和就业方面给地方留下可持续的长期发展空间。
建筑业产品的固定属性,决定了一切资源都必须围绕这个不可转移的特性而展开,而一旦这个项目的建设属性完成之后,建造者必须随着项目机构的解散而解散。建筑业的用工属性就是流动性强,这种流动性不仅体现在项目的周期较短,也表现在不同项目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不能连续。这种属性必然造成建筑用工在产品周期内不能持续稳定的进行,也造成在不同的项目上,用工团队难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建筑用工从团队到个人,其流动性都较大。工人与团队之间、团队与企业之间的固定性关系较弱,使得企业或团队对工人的管理处于一种离散状态。无法掌控一个固定的用工队伍,也就无法对用工队伍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4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用工技术不稳定
施工企业用工的流动性之大,估计能与其相比的只有的餐饮业和宾馆服务业。这说明建筑用工的低门槛和用工的普适性,使得建筑用工在核心技术和专业化较强的领域内极度缺乏可用人才。中国的建筑业如果放开门户,现在的建筑企业要么能异军突起,要么就沦为外资管理公司的作业团队。
建筑业用工的流动性,对企业保有技术专长与管理特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在管理上可以套用买来的软件与管理规范,在对项目进行精细化和科技化管理方面,往往一个项目结束,其积累的技术工人也随之消失;下一个项目开工时,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种状态对建筑企业的精细化施工来说,缺乏管理环节中最后流程(作业层)的支撑。
一个企业不能保有自己的有经验的作业层,对产品品质的保证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质量保证的难度;对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不利,从某种角度来说也遏制和阻碍了建筑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形成和拥有。
二、建筑业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人民对建筑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建筑产品工厂化技术越来越成熟,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用于建筑形成智能化建筑越来越普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步伐加快,传统的密集型建筑用工状况难以持续。
……
凡此种种,中国的建筑业发展将会越来越趋向于管理精细化、技术专业化、组织效率化、用工法治化的道路。现有粗放式建筑管理模式,将在建筑业发展出现迟缓期得到改善,并进一步在行业发展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得到完善。
1管理精细化,需要用工的稳定性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经济高增长之后的平缓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脱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吃饱穿暖的最低生存需求。社会对住宅建筑的个性化需要、对公共建筑高品质的需求、对市政等基础设施人性化的需要,等等,对建筑产品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广。
高品质意味著它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必须有能力、有技术对产品进行生产和管理,除了需要具备精细化的管理团队之外,更需要一支支经过训练的、熟练的和稳定的操作队伍。
没有熟练而稳定的工人队伍,对企业来说,要将产品质量精细化,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因个体差异导致管理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频繁发生,必然使得产品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制约,或虽能保障却难以降低产品的管理成本。
建筑业需要改变目前技术团队和专业团队中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局面,没有一个稳定的管理和工人团队,一个企业就失去了产品质量保证的连续性。
2技术专业化,需要用工的高素质
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技术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施工措施上随着各类机械的市场化,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而在建筑工人的专业技术上,建筑工人的文化程度比开放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却在技术培训方面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这主要源于施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固定工人队伍。
施工队伍的临时性,使得工人的技术水平还是依赖传统的边干边学积累起来的传统技术。而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改变,使得原有的民间瓦工、木工、钢筋工的技艺在如今大规模现代化的机械施工条件下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的不断出现,更使得现在的建筑工人面临着生存上的极大挑战。现在的建筑业亟需要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有理论有技术的高素质队伍。
3组织效率化,需要用工的连续性
很多大型建筑企业或一些具有良好业绩的地方性建筑企业,在工程投标时能拿出很多的施工管理奖项,也能拿出各类级别的政府质量奖。虽然很多企业标榜自己每年达到地方要求的标准化工地占比很高,实际去工地考察就可以得知:现在的工地管理,在文明程度上和场地管理方面有些的确达到了工厂化的标准。
深入一个工地和企业的用工管理,就会发现,建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往往只能达到最低一级的管理层,而难以达到操作层(执行层)。这使得项目在质量和安全控制上往往流于形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
用工的不连续性,使得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很高,也给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尤其是对执行层的管理一直处于高成本低效率的水平上运行。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退出,其下一代继续成为建筑工人的意愿减弱,建筑市场的用工状况越来越差。要想保持建筑施工组织的高效率,必须要保证建筑工人用工的连续性。
4社会法治化,才能促进用工的诚实性
随着国家和政府利用高科技对人们日常行为的管理,人们的诚信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社会的管理范围;社会对每个自然人的历史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确定其对社会是否能带来危害。
建筑工人与施工企业在劳务和工伤方面的纠纷案件每年都在增加,其中的大部分是强者欺负弱者,但不排除有人专门利用政策空子,改变“黄世仁和杨白劳”的社会关系。为了避免日益增多的农民工因讨薪个案上升到可能危害地方稳定的事件发生,在加强社会的法治建设条件下,社会也需要一个诚信的工人群体和组织群体。建筑工人的实名制自然就纳入了社会的管理范畴。
没有完善的法治环境,就失去诚信社会的基础保障。只有在法治相对完善的环境中,“好人”不一定需要得到褒奖,但“坏人”一定需要得到惩处。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建立起一个诚信的社会。有了诚信的社会基础,自然也就有了诚信的用工环境和诚信的个体。有了诚实的劳动者,基层社会才能越来越稳定。
三、建筑业健康发展模式对用工的影响
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在法治环境中保护个体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以牺牲个体劳动者去保护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为了个体劳动者的利益完全忽视企业的生存,两者是互相联系的。
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增加社会就业,整个社会就业率的增加能降低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完全忽视个体劳动者的利益,会激化个体与企业的矛盾,这种矛盾的长期积累也会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对企业的发展势必造成更大的伤害。
未来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受国家体制和庞大人口数量的影响,建筑用地的限制使得在国外应用较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在受到结构技术和个性化特点在高层建筑和住宅小区多样性方面的制约,需要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实用范围,加快解决高层建筑装配式施工在结构上的弱点和建筑外形单调性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通用性和多样性,才能大为改变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效率。否则建筑施工的现场人工作业量将难以降低。
不论建筑结构和工艺技术如何发展,建筑业总是向着智能化和机械化施工的方向前进,这必然在用工方面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
装配式施工需要熟练的机械操作工人;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需要知识型的技术工人与团队;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需要各类专业技术熟练的操作层工人;
建筑管理一体化,需要知识类复合型建筑工人;
传统建筑工艺的保留,需要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人。
以上这些新型的建筑工人,如果采用建筑工人实名制,将会使用人单位能够及时选用企业需要的人才;而具备不同技艺的建筑工人同样可以在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四、新的用工管理制度需要注意和防范的几个方面
建筑工人的实名制将会给建筑业的未来用工制度带来很大的改变,也会给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益处和不确定性。正如改革开放以来,一次次的建筑业改革带来的影响一样,建筑工人的实名制如果不能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进行,也将会出现一些列的问题或使得这项政策失去其良好的愿望。
1增加企业的额外管理成本
建筑工人实名制,是基于建筑工人与施工企业签订固定期限或永久期限合同的基础之上而成为企业的工人,这将在法律上增加企业的社保支出和其他方面的支出(包含职工的安全教育支出等)。
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也会将部分成本转嫁到工人身上或其他费用上去,这样势必降低工人的实际收入;企业也可能通过其他手段减少现场的安全开支和其他临时性设施的设置,降低施工措施费用势必影响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用工的流动性
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在于建筑业的施工现状。通过实名制的登记,在不能保证建筑工人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建筑工人的流动性还在于其居所的非固定性,不能保证建筑工人与其社会关系(家人、父母与子女等)保持紧密的联系也将无发降低其较大的流动性。
3无法有效改善工人讨薪事件的发生
现在的建筑招投标体制和企业管理模式不得到有效改善,法治环境的恶化不能得到有效制止的情况下,就无法消除施工中各个分包环节出现的经济纠纷,也就无法保证最底层的工人能够获得其应得的薪酬。讨薪事件的发生概率得不到降低,由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就难以根治。
4使得一部分工人失去城市就业的机会
强化在2020年实行全面的建筑工人实名制,或许会使得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返回原籍。这部分人员有的不能算是真正的建筑工人,有的是建筑工人的爱人,有的是建筑工人的父辈或才成年的无一技之长的子女。
他们在建筑工地只是作为辅助工或学徒存在,一旦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他们的年龄要么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没有社保的人哪有退休年龄?),要么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法定工作年龄而无法进行实名注册。
5增加建筑工人的用工难度
建筑工人的实名制,可能对部分技术通用性强、适用性广和专业紧缺的工人的流动性增加了难度。一名工人一旦被注册在一起企业,如果退出机制不完善的话,其进入另一家企业进行再次注册的条件不成熟或必须放弃与前一家企业存在的可能经济纠纷的话,就会损害原有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难度。
五、结语
建筑工人采用实名制,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到来给建筑业带来的一次在管理上的巨大改变。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物的管理、对人的管理都越来越精细到每个产品、每一个操作者身上。我们无法回避这个时代的到来,也无法抵抗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改变。
建筑工人的实名制,从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来说,它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也容易在大数据指导下调整行业发展方向。由于新的管理方法的出现,必然会改变人们现有的一些认知方法和认知水平。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让每一个建筑业的从业者认清形势、看清道路,并勇于向前。